昨天,湖州市青年入乡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9年以来,全市已吸引入乡创业创新青年近40万人,这股青春力量正深刻改变着乡村面貌。
近年来,为了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我市将青年入乡发展纳入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出台《湖州市青年入乡发展“520”行动方案》,并启动全国首部青年入乡发展地方立法。同时,建立“入乡青年面对面”机制,2年来共举办活动59场,解决实际问题500余项。
在人才培养上,我市成功培育了大批现代“新农人”和农创客,孵化出深蓝计划、水漾窑里等乡创品牌。同时,打造全国首个青年入乡发展学院,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335名、乡村CEO 245人,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5000人次以上。
青年们能在这里扎根,离不开精心打造的创业沃土和完善的服务保障。我市大力发展“八业千亿”产业,塑造了安吉白茶等一批知名品牌,并建设了多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十亿元级产业链。同时,依托与浙江大学长期合作的“1+1+N”农技推广模式,汇聚了400余名专家,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900余项。
乡村的魅力还在于丰富的业态,众多景区、露营点、特色“村咖”和民宿星罗棋布,7个充满活力的“创谷”已吸引2万青年集聚,128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以及青创空间、农创园等平台也为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我市乡村环境也在持续提升,发布全国首个乡村运营市级地方标准,和美乡村覆盖率已达57%。去年,我市累计兑现青创扶持资金7100余万元,发放创业贷款8.8亿元,提供人才安居房源8000余套(间),为青年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作为全市实践的亮点之一,南浔区构建了“1+3+N”人才孵化体系,推出含20项措施的“5·20政策包”,设立3000万元青创基金,还打造了“15分钟办事圈”的便捷政务服务。如今,南浔区已吸引数千名现代“新农人”和农创客扎根,成功催生40多个新业态,盘活闲置资源150多处,带动1100余户农民增收。
据了解,我市将继续深化“土特产富”全链改革,着力构建人才、创新、产业、资金深度融合机制,不断完善青年入乡全周期支持体系,全力打造“青年入乡首选地”,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更强大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