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新场景重塑农业版图 |
|
|
记者近日走进吴兴高新区绿沃川草莓小镇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为1号草莓棚安装钢立柱,智能温室框架初显。作为吴兴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标杆项目,这个占地598.11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正以悬挂栽培、数字管理等技术颠覆传统种植模式。“未来草莓苗的生长环境将实现温湿度、光照、营养液的全程数字化调控,就像给每一株草莓配了‘AI保姆’。”项目负责人张立军说。 在吴兴区,这样的科技场景正向农业全产业链蔓延。近年来,吴兴区紧扣“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主线,锚定种业创新、智能装备、数字技术三大方向,通过新质生产力项目激活全域农业动能。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招引现代农业项目12个,总投资7.62亿元,其中3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总投资4.9亿元。 在高新区东桥村的吴兴精渔智慧渔业项目现场,挖掘机轰鸣声不断,土地平整工作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智能孵化系统可年产鱼卵4150万颗、鱼苗750吨、成鱼330吨。距此不远的四维植物工厂则通过智能环控等技术,实现育苗效率3倍提升。“我们计划用数字技术重构生产流程。”吴兴强村富民集团资产管理科科长潘振宇表示。这种科技思维已渗透至全区农业版图:投资5.67亿元的智慧渔业项目中,超微精度过滤系统,结合全球领先的物理净化技术、微生物菌群生态调控技术、全产业链AI控制技术,全方位净化养殖水体,在提供完全绿色有机大西洋鲑鱼食品的同时,实现养殖污水的零污染排放。 科技赋能的背后,是吴兴区“全域统筹+精准服务”的创新实践。滨湖六村摒弃零散招商模式,将6个新质生产力项目“打包”落地,形成种业研发、智能生产、农旅融合的闭环链条。全省最大的空中草莓无土栽培基地、长三角领先的数智化育苗工厂在此集聚;清野休闲营地、太湖暖村的疗愈民宿则将产业链延伸至文旅端,带动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年均增收150万元左右。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吴兴高新区实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吴兴精渔智慧渔业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3个月,招商团队5次跨省洽谈,带着地块图纸现场解决企业诉求,最终以“吴兴效率”赢得投资方青睐。 从实验室的基因选育到田间的悬挂栽培,从智能温室的物联网中控台到共富工坊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科技正在重新定义这片土地的农业基因。吴兴区农业农村局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农业+数字”“农业+文旅”融合场景,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共富实效。 4045432-23196-49-科技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