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单体淡水鱼数字渔仓即将入鱼测试 |
|
|
“扑通扑通。”鱼苗欢快地跃入陆基养殖池,在“新家”内自由穿梭……近日,乾元镇幸福村的“共富数字渔仓”迎来了入鱼测试,5月中旬将进行首批鱼苗投放。 走进水循环养殖基地,一只只“巨型水桶”一字排开。越过近2米高的桶身可以看到,连接水桶的水管正哗哗流着,流水间不时地能看见小鱼游动。这些水桶名为陆基桶,虽然每一个面积不到30平方米,体积仅为20立方米,却能实现一亩鱼塘的产量,全年可产鱼2500公斤,养殖效率提升数倍,能有效解决传统渔业养殖易因自然因素减产、占地面积大、水体有限等问题。 “这次投放的为鲫鱼苗,共对6个陆基桶的养殖设备进行调试。”德清县农业高新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晓东告诉记者,基地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方式,通过养殖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建生态循环水养殖系统,并运用数字化技术,使养殖过程中水质得到控制、清洁、平衡,不仅有效改善养殖池内水域生态环境,控制病害发生,提高鱼苗成活率,而且能够让养殖用水循环使用,降低用水成本,提升水产品质量。 “通过此次投苗,该项目顺利进入试运行探索试验阶段。我们将进一步验证和优化养殖技术及管理模式,为5月中旬的首批投苗及后续的大规模养殖积累经验。”据沈晓东介绍,正式运行后将以鲈鱼、鳜鱼养殖为主,相比传统鱼塘养殖,这样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成本更高,因此,未来,运营团队将通过提高养殖密度来平衡养殖成本,错峰抢占市场先机。 据悉,“共富数字渔仓”项目占地约700亩,将建设智能蜂窝养殖区、光伏顶棚、水循环处理区等区域,今年9月项目将整体投产。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淡水鱼数字渔仓,同时,实现从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4043155-23196-49-科技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