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纺织“小巨人”织梦“南疆” |
|
|
天山雪水滋养的南疆棉田正孕育一场纺织业的品牌革命。4月16日,在太湖之滨的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展厅内,一场关于新疆棉产业升级的头脑风暴正在上演。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清华大学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南疆”棉品牌信用体系建设、棉纺织全产业链价值跃升展开深度研讨。这场产学研的跨界对话,标志着湖州纺织企业的“品牌援疆”战略迈入系统化实施阶段。 作为中纺联首批“专精特新”企业,蓝天海在功能面料领域已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炭化无熔滴防护面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破解了聚酯纤维混纺面料遇火有熔滴的行业难题。目前,企业已形成以稀土纤维、芳纶为代表的绿色新材料矩阵,拥有25项国家专利,累计参与起草制定7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产品覆盖全球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业工装体系。 2023年,为积极响应援疆号召,蓝天海在纺织产业版图上落下重要一子——正式将新疆棉确立为“蓝翔”绿色低碳多功能防静电防护面料的战略原料。去年9月,蓝天海斥资购置了“南疆”品牌棉花商标,通过深挖“南疆”品牌价值,拓展“南疆”棉的销售渠道。在该公司产品展示厅内,陈列着上百种款式各异的职业工装,每件工装上都挂着显著的“南疆”品牌棉花吊牌。公司董事长陈明青表示,蓝天海计划3年内实现南疆棉原料100%可追溯。在南疆棉田深处,由蓝天海打造的数字化溯源系统正在重塑供应链生态。“通过区块链技术,每包棉花从播种、采摘到纺纱的全过程数据实时上链,最终转化为工装上的智能吊牌。以后,中石化、中国远洋等诸多企业的员工,只需扫描工装二维码,即可追溯面料源头。”陈明青称,“从田间到工装”的透明化供应链管理,不仅提升产品溢价空间,更为“南疆”棉品牌注入可信基因。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职业装分会会长王耀珉介绍,我国职业装的年产值高达2000亿元,面料需求约100万吨。“蓝天海以科技赋能将‘南疆’品牌棉花导入职业工装领域,引领了中国职业装产业全新升级。”王耀珉说,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蓝天海构建的“纤维创新+标准制定+品牌运营”三角模型,为产业援疆提供了新范式。 4032377-23196-49-科技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