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研究院引入多肽药物项目 |
|
|
日前,经过专家组专业评审,由杨彬博士领衔的多肽药物长效制剂研发及产业化概念验证项目正式入驻莫干山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成为首批入驻概念验证中心的生命健康项目之一。 什么是多肽?简单理解,多肽是一种含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氨基酸的低分子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新陈代谢都与之息息相关。大家耳熟能详的“胰岛素”,就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多肽类药物,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相当火爆的司美格鲁肽也是一种多肽药物。 “我们此次项目研发制备的正是司美格鲁肽的新一代产品,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药,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作用于胰腺,模拟其作用,从而减少饥饿感,减少饮食和热量摄入,因此在减肥方面效果突出,但本质上司美格鲁肽并不直接作用于脂肪。”据杨彬介绍,多肽是一个泛用性极强的工具,被用来探索癌症、糖尿病并发症等各种疾病治疗。此次的多肽药物,是一款GLP1/GIP/GCG三靶点受主激动剂,相较于单靶点的司美格鲁肽,新产品可直接同时作用于胰腺、大脑以及脏器间的脂肪组织,更有效地减少脂肪的沉积,促进脂肪的燃烧,除了用于体重降低,还能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疾病。 “以肝脏为例,当肝脏内脂肪过度堆积就会形成脂肪肝,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类主要慢性脂代谢性疾病。其中,部分患者会因持续炎症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少数可能癌变。”杨彬说,目前,GLP-1/GIP/GCG三靶点药物临床效果证明比GLP-1单靶点药物能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等脂代谢性疾病,而国际国内均处于临床阶段,尚未上市。 在医药领域,多肽药物因适应症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正迎来行业上行周期。据司美格鲁肽原研企业诺和诺德2024年财报显示,司美格鲁肽全球年销售在293亿美元,其在国内糖尿病适应症和减肥销售额约9.37亿美元合70亿人民币。其他具备类似功效的药物如替尔泊肽、度拉糖肽等,销售额也大幅上涨,但仍远远没有满足中国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需求。据专业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多肽原料药及多肽制剂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106亿美元,未来几年将突破千亿人民币。 火热的多肽药物研发,有机遇,亦有挑战。2023年8月,杨彬带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归国,决心将自己研发的多肽药物在国内落地转化,莫干山研究院给予了人才项目上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药物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创新成果转化支持需求强等特点。在新药研发的长周期中,企业自身研发实力很重要,资金、资源的支持也同样重要。 “新药的研发之旅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开发),而确定临床候选化合物药物则是两者之间的分水岭。”杨彬说,目前该项目已经在进行临床化合物的筛选阶段,待入驻概念验证中心后,将继续进行临床候选化合物的确定,以及进一步募资和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临床药物的申报研究工作。 一直以来,莫干山研究院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位于研究院产业创新园的概念验证中心,为研究成果或创新想法形成产品、迈向市场化产业化提供了摇篮。 “概念验证就是将科研成果或者科研人员的构想进行可行性研究,看能否转化为实用性的技术或产品雏形,从而进一步分析推广的价值。”莫干山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一个应用端的高端研发平台,研究院将为每一个入驻概念验证中心的项目接入相匹配的人才、设备、资金、政策资源,助推项目成长。“我们要允许创新去‘试错’,也只有通过大胆、多次、低成本的试错,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走向成熟。” 4029229-23196-49-科技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