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助传统技艺重焕新生 |
|
|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南浔区千金镇的湖州南浔嘉顺工艺织造有限公司展厅,只见精美的传统服饰、独特的文创产品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陈列架上,在光影下清晰展现出服饰面料和纹样的特点。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传统服饰面料和织造工艺,带大家领略了传统技艺的魅力。 近年来,该企业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突破传统丝绸织造效率低、成本高的行业难题,让传统丝绸从历史中“活”起来,走向高端市场与当代生活场景。 “我平时就很喜欢这些国风的东西。今天挑选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发饰、耳环之类。”市民汤女士一边观看一边感叹,利用这个机会现场参观学习,了解制作工艺,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审美。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展厅里的服饰和文创产品所用到的宋锦、花罗、杭罗等原材料都是企业自己生产的。其中,金缕栖霞明制凤袍的面料用到的是绞罗提花罗工艺,企业将传统绞罗提花罗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利用高速剑杆机织造花罗,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企业文创部负责人赵振介绍,花费了6年时间进行研发,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技术。传统的花罗织造技术日产量只有7米,现在日产量可以达到70米左右,还实现了花形图案的定制。 除了传统织造技艺的智能化改造,该企业还以桑蚕丝为原材料开发了头饰、包包、步摇、耳环及丝绸服饰等30余款文创产品。 在展厅的另一边,工艺师王欣怡正专注地制作绒花、缠花,桑蚕丝在指尖翻飞成精巧的头饰。“我从事相关工作已经有3年多了,后续我们也会扩展业务,吸纳周围的村民来制作绒花缠花,这样也能提高他们的收入。”她介绍,接下来她会将这门手艺教给村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手工艺衍生品的制作中来。 该企业在深耕面料创新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年轻消费群体,将宋锦的华美、花罗的轻盈融入日常配饰与时尚穿搭中。目前,企业每月花罗订单量超2万米,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时装、文创产品等领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研究传统工艺,并在复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使用我们的传统面料。”赵振说。 4015438-23196-49-科技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