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科技信息 >科技动态
智造挺起“硬脊梁”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南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浙江锐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这个投产2个月左右的新厂区科技感满满,各条智能生产线开足马力。在生产车间,负责人王强拿起一个圆柱形金属零件介绍,“这是新能源汽车增程器的活塞销,你可以想象成‌精密机械的‘关节’‌,就像人体膝关节中的软骨和韧带组合,因此对精度要求很高。”
  环顾车间,记者看到零部件小至黄豆,大至铅笔盒,林林总总、式样繁多,一年大概有多少产值?王强信心满满:今年争取5亿元。他说,信心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项目从建设到投产,驻企专员“就在身边”,不出厂区代办各项服务。双林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慎雪伟告诉记者,驻企专员年初就帮助企业列出了市级智能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高层次人才招引等事项15项代为办理,让企业少跑腿、少顾虑。
  南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省唯一以智能电梯、节能电机、数字电缆为主导产业的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292家,其中高新企业198家、省专精特新企业9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迸发新活力。南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陆丹凤告诉记者,园区是2019年设立的,培育壮大园区就像抚育孩子一样,少不了细心、耐心和操心,既要在服务发展上加码助力,也要在招引项目上保持冷静,“并非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截胡”的故事。瑞纳电气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是电机行业的高精尖企业,算上车间员工不到70人,可就是这么一家小企业,短时间内打破了国外小电机领域的长期垄断,并实现“反向海淘”,欧美出口量达到9成左右。
  企业负责人刘杰是苏州人,原本项目打算落户在其他城市,且交了300万元的保证金。为何被南浔“截胡”?刘杰坦言,打动他们的是南浔政府机关的效率和诚意,“落户前,企业只要求‘快’,快拿地、快建设、快投产。”让刘杰感动的是,南浔的服务实在给力,几乎“一气呵成”,让企业腾出了更多时间做研发、拓市场。
  “无中生有”崛起智能机电产业,且产业集聚不断显现,练市镇国芯半导体项目就是其一。“我们当时就看中了园区的产业集聚度和创新度。”浙江国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国平说,目前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力争提前3个月投产。
  陆丹凤表示,今年将在“守住传统产业,招引未来产业”上下功夫,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方向,重点招引科创人才及制造业相关项目,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招引研究院、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3家,新增高能级产业园区约20万平方米。

最新更新
科技微博   科技微信